2018年11月6日,備受期待的第十二屆中國航展在廣東珠海如期拉開帷幕。開幕式首日,“黑馬”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以“榔頭”機動、“赫伯斯特”機動、“眼鏡蛇”機動、“直升機”機動等四組典型過失速機動飛行動作,燃爆現場,成功搶占“C位”。幾天后的航展閉幕日上,恰逢中國空軍69周年紀念日,4架殲20以編隊形式閃亮登場,其中兩架殲20戰機突然開啟主、側彈艙,霸氣“炫腹”,引得全場觀眾驚叫連連,高調搶回本屆航展“C位”。
從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公開首秀,到殲20戰機首秀“腹肌”,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制的戰機你追我趕稱霸“C位”的背后,是我國航空武器裝備研制的突飛猛進、一飛沖天;是我國自主研制關鍵技術的日新月異、扎實推進;更是航空工業不忘初心、航空報國的實力凸顯、擔當有為。
策馬揚鞭奔萬里,回首不忘來時路。
猶記得,迎著抗美援朝的烽火,1951年4月17日,新中國航空工業誕生了!從初創到第一批骨干企業的建立,從組建最早一批科研院所到火熱的大三線建設、再到門類齊全的航空工業體系形成, 航空工業一路風雨兼程。
猶記得,和著改革開放的春雷,在長時間“軍轉民、內轉外”的戰略轉變中,中國航空工業在探索中前進,在變革中發展,在競爭中成長。
進入21世紀,中國航空工業迎來發展的重大機遇,進入跨越發展新階段,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裝備研制體系,航空裝備實現“從三代到四代、從有人到無人、從空域到全域”的跨越。一代代航空人始終堅定“航空報國”初心,篤行“航空強國”使命,堅持以向軍隊交付優質裝備為目標,秉承“部隊的所思所想就是我們的所作所為”的理念,努力為國家研制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航空裝備和產品,用一流裝備和服務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為航空夢、強軍夢、中國夢的實現砥礪前行。
初創:創業維艱 在發展中不斷壯大
建國初期,百業待舉,國家經濟極為困難。但為了建設強大的國防,發展中國的航空事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政務院于1951年4月17日頒發《關于航空工業建設的決定》,正式宣告創建新中國航空工業。
當時,國家對航空工業進行了大規模重點建設,僅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1953~1957年)就投入大量資金,在蘇聯的技術支援下,組建了一批航空高等院校,建設了13個重點骨干企業,使航空工業迅速完成了由修理到仿制的過渡。1954年7月,中國生產的第一架飛機初教5試制成功。此后,1956年試制成功我國第一架噴氣殲擊機殲5;1958年試制成功多用途運輸機運5和中國第一架直升機直5;1959年超聲速噴氣式飛機殲6試制成功。同時,還依靠自己的力量,設計制造了初級教練機初教6,開始了自行設計的嘗試。50年代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和歷史性突破,使中國跨入了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成批生產噴氣式飛機的國家行列,表明了中國航空工業的迅速崛起,也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航空工業進入了完全依靠自己力量,獨立自主的建設和發展時期。其間雖然受到“十年動亂”的嚴重干擾和破壞,仍取得了巨大成績。在著眼長遠、全面規劃的基礎上,為提高航空科研能力,廣泛吸引海內外航空科技人才,設立了航空研究院和22個航空專業設計所、研究所;根據增強試制生產能力、完善配套需要,展開了大規模的“三線”建設,到70年代后期,中國航空工業不僅在東北、華北、華東有了比較強的飛機及其配套的生產能力,而且在中南、西南、西北等地的“三線”地區建成了能夠制造殲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直升機及其發動機、機載設備的成套生產基地。航空工業布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配套生產能力。
這一時期,中國航空工業繼續保持了較快發展。1965年自行設計的強擊機強5實現設計定型,轉入成批生產;1966年試制成功2倍聲速的殲擊機殲7;1969年,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制造的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飛機首飛成功,標志著中國殲擊機研制又登上了一個新臺階。在此期間,我國戰術導彈研制也取得突破性成果。60年代,我國的“劈靂”1號空對空導彈、“上游”1號艦對艦導彈等相繼試制成功,投入成批生產,結束了中國不能制造戰術導彈的歷史。
轉身:改革開放 在變革中走向世界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中國走向改革開放吹響進軍號。12月18~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決定全面實踐改革開放,要求全黨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這標志著我國進入全面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
經歷“文革”的磨難和發展徘徊,1978年時的中國航空工業雖初步建成專業門類齊全,科研、試驗、生產相配套的基本工業體系,但航空武器裝備的研發和制造等能力水平仍明顯落后;向軍隊提供的最先進主戰裝備僅為二代機;面臨著多型機研制下馬或暫緩等實際問題,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已大批量裝備三代戰機,航空工業對國防力量建設的支撐作用明顯落后。
在此期間,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加快航空工業發展的重要性,指出“科技是巨大的生產力,這在航空工業中表現得特別明顯”,要求航空工業貫徹“軍民結合”的方針,大力發展民用飛機和其它民用產品;加快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提高航空科研起點;積極開展航空產品對外出口。為貫徹這一系列指示,航空工業提出了“科研先行、質量第一和按經濟規律辦事”的指導思想,確定了飛機“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預研一代”的發展方針,明確了“在新機研制上有所突破,在民品生產上有所突破,在擴大出口上有所突破”的目標。為此,中國航空工業在全面推進各項改革的同時,開展了大規模的“軍轉民、內轉外”的戰略轉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
在改革開放的前20年里,航空工業堅持科研先行,自行籌資開展了大量預先研究和技術攻關,不斷提升軍品質量保障水平,有力支撐了由單一軍品向軍民結合轉變,由裝備仿制向自主研制的轉變,由以國內航空裝備供應為主向內供外銷相結合轉變,由單純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同時采用市場經濟手段、法律手段進行項目管理的轉變,成為改革開放的偉大見證者和先遣隊。
再出發:新紀元里 挺起共和國的脊梁
武器裝備是軍隊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國家安全和民族復興的重要支撐。
進入新紀元,中國航空工業緊跟我軍戰略轉型的需求,加強技術攻關,強化組織領導,創新管理方式,實現了我國航空武器裝備的跨越式發展,用十多年時間走過了西方幾十年的發展歷程。特別是近年來,航空工業進一步把思想與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各項部署上來,牢固樹立“堅守航空工業制高點、支撐大國強軍戰略”的戰略觀,“主業強則航空強、航空強則產業興”的業績觀,“部隊的所思所想就是我們的所作所為”的客戶觀和“非為人而為己、非眼前而長遠”的質量觀,為航空裝備建設注入了新的不竭動力。
以“大運”為代表的系列運輸機,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歐盟之后成為第四個能夠自主研制大型運輸機的國家,推動了我國航空裝備從中小型到大中型的跨越。以殲20飛機、“鶻鷹”戰機為代表,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后,全球第三個能夠自主研制隱身戰機的國家,推動了我國戰機從第三代向第四代、從非隱身向隱身的跨越。以殲15飛機為代表的多型艦載航空武器裝備型號,標志著我國航空裝備實現了從陸基到海基的巨大跨越,正推動我國進入以空強海的新時代。以殲10、殲11飛機大批量裝備部隊和系列發展為代表,完成了我軍現役航空主戰裝備從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越。以直10、直19武裝直升機成功研制和批量裝備為代表,實現了直升機研制從跟蹤發展到自主創新并進入世界先進水平的巨大跨越。以空警200、空警2000預警機等特種飛機為代表,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以色列等國之后,能夠完全自主研制大型預警機的國家,實現了我國航空特種裝備從無到有,我國航空武器裝備從機械化到信息化的巨大跨越。以“翼龍”系列無人機批量出口國外為代表,標志著我國高端無人機系統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總體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航空裝備實現了從有人到無人的巨大跨越。以“閃電”等系列導彈為代表,我國空空、空地導彈實現了從第三代向第四代的巨大跨越。以“梟龍”“獵鷹”、K8飛機、“翼龍”無人機和“霹靂”系列導彈等為代表,打造中國航空防務精品品牌,航空軍貿從傳統市場逐步拓展到拉美等新興市場,產品譜系進一步豐富,實現由二代機向三代機、由有人機向無人機的巨大跨越。
這一系列重大成果極大完善了航空武器裝備體系,目前我國已躋身世界少數幾個能系列化、多譜系自主研制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航空武器裝備的國家之列,航空工業的迅猛發展加快了國防力量由單純防御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助力我國國防力量開始逐步實現以空固土、以空強海的華麗轉身。
2015年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中,20余型近200架飛機組成10個梯隊飛越天安門廣場,接受了全國人民的檢閱,機型數量和飛機規模創歷次閱兵之最。2017年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中,完全由航空工業自主研制生產的18型129架戰機參閱,其中殲20、運20、殲10B、運9等重大裝備更是首次參加閱兵,舉國贊嘆、世界震驚。
黨的十九大為我們描繪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也為航空工業支撐我國世界一流軍隊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于國家安全需求和“兩個一百年”目標,明確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航空武器裝備作為現代戰爭的首戰裝備、決勝裝備,在“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空軍戰略、“近海防御、遠海護衛”的海軍戰略、“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陸軍戰略中使命重大。
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未來,任重道遠。
新時代新征程,航空工業將始終肩擔保軍之責、手擎強軍之劍、瞄準“打贏”目標,在強軍興軍的使命催征下,全力建設強大的航空工業,為實現新時代強軍目標提供有力的裝備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