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中下旬,陜北延安的山坳坳里來了一支風塵仆仆的隊伍,從此,中國的歷史因他們而改寫。
這一年秋天,中共中央率領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陜北吳起鎮,終于有了自己的“落腳點”。之后,他們來到西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當時的陜北“經濟重鎮”瓦窯堡,并于當年12月17日至25日召開了著名的瓦窯堡會議。
1935年冬天,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踏進由謝子長、劉志丹等革命家開創的西北革命根據地中心時,中國正處于前所未有的大動蕩、大變局、大分化時期。黨內,思想尚未統一;黨外,蔣介石頑固“剿共”,數十萬敵軍大兵壓境。特別是在華北,日本帝國主義野心勃勃,步步緊逼。中華民族正經受著一場空前劫難。在這樣一個矛盾極其尖銳復雜、局勢詭譎難測的時期,黨的領導者們果斷拋開黨派之見,高舉抗日救國大旗,召開了在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瓦窯堡會議。
瓦窯堡被譽為中國革命的“紅都”。紅軍初到瓦窯堡時正值寒冬,物資供給極度匱乏,指戰員多是單衣草鞋,當地人民伸出熱情的雙手,家家戶戶縫棉衣、做軍鞋、捐錢糧、獻牛羊,從各方面給予了黨和紅軍最無私的幫助與奉獻。僅1936年5月,西北軍委辦事處就向群眾買糧2500擔、借糧2000擔,合計約18萬斤。在群眾的支持下,黨中央在瓦窯堡的七個半月,中央紅軍由不足萬人發展到近3萬人,革命形勢煥然一新。
瓦窯堡會議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策略。“我們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農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毛澤東在瓦窯堡說。瓦窯堡會議通過決議,成立不久的“蘇維埃工農共和國”改名為“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從“工農”到“人民”,兩個字的改變,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樹起了旗幟,中華民族挺起脊梁,萬眾一心。會議最終決議要求黨員必須為群眾的切身利益而斗爭,使他們相信共產黨不但是工人階級利益的代表者,而且也是中國最大多數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全民族的代表者。這個決議的通過,證明中國共產黨這支隊伍的領導集體,已經在總結革命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中成熟起來。
從此,中國共產黨從陜北出發,一路前行,一直走到了天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