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改革 前瞻開拓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機載產業
2020-01-08
2018年9月,航空工業為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確保國家重點任務和機載專項計劃順利完成、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機載產業,中航機載系統有限公司(航空工業機載)在京成立。此次整合是順應全球航空機載產業機、電一體化發展趨勢的需要, 是航空工業突出強軍首責、落實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突破航空機載企業體制機制困境的內在需要。
新中國的成立打響了中國航空工業起跑的發令槍。近70年來,作為航空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航空機載系統從圓滿完成型號科研批產任務, 到成功拓展新專業新領域新市場;從保持技術領先鞏固優勢地位,到突破關鍵技術實現核心產品占位;從大系統研發裝備,到核心器件組件技術突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配合飛機和發動機的發展建成了我國獨有的航空工業體系。歷史的長河流淌不息, 航空機載系統的腳步前行不止。
崢嶸歲月中誕生
機載設備是提高飛機戰術技術性能、擴大使用功能以及增強可靠性、安全性、舒適性、適航性等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飛機性能具有重大影響。機載設備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現代飛機先進性的重要標志之一。
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機載設備制造業開始奠基。當時正值抗美援朝時期,為適應飛機修理任務,首先在航空工業沈陽、哈爾濱、南昌三個飛機廠內組建特設修理車間,但由于機載設備備件短缺,一些飛機難以修理。為扭轉被動局面,1950~1955年,在國家支持下,先后從地方、空軍和民航接收了一批工廠,建起了河南新鄉航空附件廠、天津航空電器廠、太原航空儀表廠、南京金城機械廠等。20世紀50年代中期,這些工廠邊建設邊配合飛機、發動機修理,同時開始了殲5、初教5、運5等飛機機載設備的仿造試制。1964年,根據中央精神,航空工業做出三線建設部署, 在我國西南、西北三線地區開始配套建設一批機載設備新工廠。經過多年努力,三線機載設備工廠職工為發展我國航空事業做出了可歌可泣的貢獻,先后為殲7、運8飛機和我國研制的一系列新飛機及出口飛機提供了相應的配套機載設備。
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我國機載設備的科研和自行設計、改進改型工作起步,隨著我國機載設備設計研究機構的建設和調整,從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我國航空工業各專業的科研設計機構進行了一系列的組建與分合調整。到70年代中期, 我國航空機載設備行業已建起了專業配套基本齊全的研究機構,開始了從仿制進入到改進、改型和自行設計發展的階段。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我國機載設備的研究工作是從學習產品設計方法,對國外相關文獻資料和可能獲得的國外產品、部件、元件、殘骸進行分析、試驗、研究以及反設計計算開始的,逐步進行自己產品的改進、改型、故障分析排除、延長使用壽命和庫存時間研究,直到全面進行系統和產品元部件的自行設計。通過這樣的過程,逐步培養了人才、積累了資料、掌握了產品的設計研制方法。
改革開放中探索
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國防建設戰略調整,軍工產品任務日益減少, 國家開始制定和實施“軍轉民”專項措施。航空工業逐步實施“軍轉民、內轉外”戰略,機載行業由此開啟了民品市場之路。
航空機載行業的不少企業在“保軍轉民”的二次創業中,迎來民品大發展時期。江航廠的“天鵝牌”空調器, 慶安廠的空調壓縮機,秦嶺廠的空調、冰箱、洗衣機電機、自動絡筒機,豫新廠的家用、車用空調蒸發器和冷凝器,金城廠的摩托車及摩托車發動機, 武儀廠的水處理設備……各式各樣的家用產品和各行各業的民用產品享譽全國。
1994~1999年的“雙加工程”, 是國家為扭轉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差的局面,在技術改造領域扶持國有企業, 促進其迅速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航空機載行業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民品企業均被列入全國“雙加工程”導向性計劃。“雙加工程”像雨露一樣為機載行業發展提供了條件,使機載行業民品產值占整個航空工業民品的一半以上,在航空工業經濟中占據了重要的一席。
機載行業依靠民品開發的效益, 保留了軍工技術基礎隊伍,維持了職工收入,緩解了當時的困難,使企業渡過了難關,并為進一步形成機載行業的支柱民品打下了基礎。
在民品大發展時期,航空機載系統也持續聚焦航空武器裝備發展,航空武器裝備陸續迎來了節點勝利。從1978年到1988年,歷經十年堅持不懈,“空中加油工程”預研終獲成果。我國“空中加油工程”的研制成功和裝備部隊,大大增強了我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遠程巡邏和作戰能力,標志著我國航空科技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改革開放后航空機載行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成功研制數千項機載設備系統,滿足了第三代飛機更新換代的配套需要;機載脈沖多普勒雷達研制成功,使我戰機的“眼睛”更加明亮;空中加油工程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戰機的作戰半徑;紅外、激光和低空吊艙研制成功,使戰機具備了夜間復雜地形作戰能力;主動控制技術、慣性導航技術研制取得重大進步, 提高了飛機的綜合性能;新一代彈射救生技術達到先進水平;自主研制的機載計算機及其航空專用芯片大大提高了各系統的性能。此外,還有“亞洲第一軌”——火箭撬滑軌,以及一批高水平的實驗室建成,創建了機載系統自主研制的平臺;特別是培養、鍛煉出一大批機載科技領軍人才,造就了一支技術力量較為雄厚的科技隊伍。這些極大提高了機載行業的科技水平,增強了實力。
在整個20世紀80~90年代至21世紀初,我國機載設備除了配合兩型新殲擊機完成了相應的配套任務外,還配合完成一系列新飛機、發動機和導彈的配套研制和生產任務,包括殲7系列飛機、殲8系列飛機、殲轟7系列飛機、轟6系列飛機、運7系列飛機以及運11、運12、運8系列運輸機, 此外還有直8系列直升機、直9系列直升機、直11、教8教練機、空中加/受油機、預警機、無人機和一系列導彈等。
新時代中騰飛
“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 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 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全局,準確把握科技創新與發展大勢,指引前進方向。
新時代踏上新征程,航空工業啟動機載系統結構調整,對機載行業按系統化、專業化實施調整、規劃。2008年11月,中航系統有限公司成立,原分屬兩個集團公司的機載系統重組合并。中航系統公司落實航空工業發展戰略,開展專業化整合,進行資本化運作,積極融入世界航空產業鏈。為了更好地發展航電、機電兩個專業領域,2010年初分別成立了航空工業航電、航空工業機電。
航電領域始終將創新作為強企之本,敏銳掌握航空電子技術發展的前沿趨勢,面向體系化作戰能力需求, 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方法,推進跨專業、跨單位復雜大系統聯合研發; 堅持“技術同根、產業同源”的戰略思路,重點發展智慧城市、智能系統與機器人、電子信息、基礎器件、機電自動化、醫療設備等六大民品產業。一批新技術新產品脫穎而出,航空電傳控制與液壓技術衍生工程機械領域碩果頻出;打造由航空優勢技術和優勢資源推動的產業集群,實現了產業規模與質量效益年均20%的增長。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倉儲機器人、教育機器人實現技術研發和市場應用新突破,龍之眼380B型光電吊艙獲得武警部隊的高度肯定。
機電領域僅在“十二五”期間, 就獲得國家和集團科技創新研究項目134項,航空機電關鍵基礎產品研發、生產能力顯著提升,航空轉包業務持續增長,非航空產業合作與規模突飛猛進,持續推進管理創新、體制機制變革,實現了有機增長;整合了幾家成員單位的相關專業成立事業部,實現了技術研發和應用的協同發展;空氣管理、燃油、輔助飛控等實現全球合作和系統級配套,強化民機科研, 多個項目通過驗收審查,多個新項目競標成功。同時,機電巧打資本化運作之牌,公司“組合拳”不斷發威, 核心能力和技術水平迅速提升,初步實現了產業集聚和發展。
新時代民用飛機進入加速發展時期,成績矚目。其中,航空機載系統的助力不可或缺。新研干線飛機取得重大突破。在C919大型客機研制項目中,航空機載系統成為燃油、液壓、空氣管理、電源、高升力、航電、飛控、綜合監視等系統供應商,通過與一系列國際航空機電行業內領軍企業的項目合作,有力支持了C919項目的成功,也加深了國內機載行業對國際供應商在研發、生產、客服以及適航等各業務層面的全面了解,為國內供應商參與更廣泛的國際合作競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支線飛機繼往開來。ARJ21-700型民航客機座椅在國內全部完成總裝,“新舟”60飛機配套的液壓油量表獲適航批準,成為“新舟”700新型渦槳支線飛機機載系統供應商。通用航空加快發展。2009年,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研制項目正式啟動,由機載系統多家供應商配套的AG600氣源和空調系統項目團隊與通飛研究院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成為AG600氣源和空調系統項目系統總承包商。
進入21世紀后,機載設備行業順應時代發展,突出航空主業,探索多元經濟模式,促進機載系統技術與規模的均衡發展。在型號科研方面走自主創新之路,重視預先研究,以專業化整合為抓手,用系統化思維重新布局,全面提升高新技術研制能力, 為成為機載系統供應商奠定基礎。通過并購和重組,迅速擴大機載產業規模,實現經濟規模和效益的快速增長。通過積極推動與機電技術相關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發展信息化、系統化、模塊化、標準化等數字化集成,全面推動機載技術的轉型升級和產品的系統化集成。(李夢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