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堅定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2020-01-08
2019年航空工業成績斐然:《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以655.34億美元營收名列第151位,連續第11年入榜;上半年營業收入、利潤總額、EVA等指標全面優于上年同期;強軍首責的擔綱踐諾能力均衡提升得到用戶的充分肯定和好評;在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2018年和2016~2018年任期經營業績考核中,雙獲A級, 并被授予“業績優秀企業”“科技創新突出貢獻企業”稱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航空工業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發揚斗爭精神,刀刃向內,系統謀劃,深化改革,狠抓落實,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航空工業先后提出了航空強國“兩步走”戰略目標和“一心、兩融、三力、五化”新時代集團戰略,提煉了“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體現了對航空報國精神的代代堅守,體現了對強軍首責的始終銘記。
聚焦主業、做強實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是航空工業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根本途徑。
聚焦做強主業 邁向世界一流
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強軍首責義不容辭。黨中央立足于國家安全需要和“兩個一百年”目標,明確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航空工業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不斷聚焦航空主業,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全行業集智聚力落實國家戰略,服務強軍目標,用一流裝備和服務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
航空工業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多次強調指出,集團公司姓“軍工”名“航空”,軍品任務永遠是集團公司的安身立命之本,是航空工業可持續發展之基。全行業牢固樹立“堅守航空工業制高點、支撐大國強軍戰略”的戰略觀,“主業強則航空強、航空強則產業興”的業績觀,“部隊的所思所想就是我們的所作所為”的客戶觀和“非為人而為己、非眼前而長遠”的質量觀,這是航空裝備建設新的不竭動力。
航空工業全集團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危機感,深刻認識并履行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 自覺服務服從國家戰略,聚焦主責主業,結合實際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做強做優國有企業的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
航空工業實行軍品業務管理改革,實施“集團抓總、主機牽頭、體系保障”管理機制,構建綜合管理與項目管理并重的總體格局,集團軍品業務管理能力得到較大提升,逐步實現軍品任務均衡生產,用戶評價大為改觀。貫徹落實這些正確決策,航空人堅定不移、力爭更好。
在航空工業推出的“1+N”改革體系框架下,全面完成中央企業“壓減”三年目標。同時,眼睛向外,橫向對標,與同行業、與中央企業、與國際先進企業對標,與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要求對標,去包袱、減負擔、促增量、拓產業,使核心能力不斷聚焦,主業發展更加激活。
這一年,航空工業下大力氣聚焦主業,改善質量效益,提升經濟運行質量,交出了上級認可、用戶肯定的答卷。下一步,聚焦初心使命聚力主責主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必將更加堅定,更加自覺。
瘦身健體 輕裝上陣
2019年7月4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壓減工作三年收官總結視頻會議,航空工業在壓減戶數、壓減比例、壓縮層級取得顯著成效, 超額完成國資委考核任務,為企業輕裝上陣、邁向世界一流提供了充足的動力支持。
航空工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深化國企改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部署,堅決貫徹落實國資委關于央企“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工作要求,經過近三年時間的攻堅克難, 航空工業先后下達總經理7號令、8號令, 以業務梳理為主線,以重組整合為措施,深入推進滅“三無”、去“僵尸”、縮層級、減戶數、壓兩金、清虧損和降負債工作,全集團累計壓減法人單位832戶,壓減比例達40%, 涉及總資產2109億元,分流和安置職工35371名。通過退出非主業,累計回收資金520億元,收回資金全部投入到航空主業,助推航空主業發展。
從“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專項伊始,航空工業就明確工作思路:明晰戰略定位,聚焦主業發展,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管理效率,建立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突出軍品主業,縮減管理層級, 提高管理效能,推進航空裝備全價值鏈、全壽命集成管理。航空工業優化調整軍品管理機構,裁撤原直屬單位裝備公司,組建新的防務工程部,多數型號管理下沉至主機廠所,實施“集團抓總、主機牽頭、體系保障”的管理機制,構建綜合管理與項目管理并重的總體格局。隨后,整合組建新的中國航空研究院,強化航空科技自主創新;整合組建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提升制造技術研究水平;將中航機電、中航電子整合成立中航機載系統有限公司,統一規劃機載系統未來發展;將專門從事客艙內飾業務的資源整合設立中航客艙系統有限公司,探索中國民機發展新的國際化路徑。
2019年3月28日,航空工業與通用技術公司簽署協議合作設立醫療平臺,一次性實現48家醫療機構的整體處置,移交近萬張床位。此前, 航空工業地產與保利集團進行戰略移交,同時雙方還積極把合作范圍拓展到優勢互補的多個領域;船舶業務與招商局集團進行重組,航空工業退出了自身不擅長、非主業的船舶及物業管理業務領域;微電子業務移交給華潤集團;煤炭業務與煤炭科工集團進行戰略合作,實現快速退出。
2018年年底,航空工業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單位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家軍工單位,在《國有資本投資試點方案》設計中,明確“小總部、新平臺、大產業”的改革發展理念。譚瑞松強調,集團公司總部要抓好自我變革, 實現從重審批向重資本經營和創造價值等七個方面的轉變,使總部在效率、管理水平、競爭力、治理能力、監管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
三年的時間,航空工業經營門類大幅減少,直屬單位管控優化;大幅壓減法人層級和管理層級,管控能力進一步加強,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 成本費用有效控制,虧損企業出清明顯。
對于航空工業來說,壓減提前完成目標并不是結束,而是剛剛起步。瘦身是手段,健體才是目的。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鞏固成果,將目標放的更加長遠。
深度推進均衡生產 又好又快產品實現
“欣聞你們提前完成年度軍機生產任務,并首次實現了集團公司確定的均衡生產高級目標,謹向你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并致以崇高的敬意!”2019年12月23日, 航空工業在致沈飛、陜飛兩家公司的賀信中, 高度肯定了兩家公司出色完成年度生產任務所取得的成績。
對于航空工業這樣的軍工央企, 均衡生產、均衡交付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直接體現,更是企業聚焦主業、強軍首責的直接體現。經過幾年的貫徹與推進,航空工業在計劃管控、生產方式、內部考核、科學管理、精準履約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嘗試, 軍品業務管理逐步形成“上下同欲, 集智協同,奮勇爭先”的良好發展氛圍,同時以“均衡生產、均衡交付”為主要特征的軍品生產交付模式也逐漸確立和實現。2019年上半年,航空工業主要軍品交付比例超過既定的半年目標,創造了集團公司均衡生產交付歷史最好成績。
在推進均衡生產的過程中,主機廠充當著“先行者”和“榜樣”的作用。航空工業主機廠均衡生產、均衡交付的實現,靠的是企業自身頂層計劃的牽引、全員的高效參與、對供應鏈的優化與高效管理。
沈飛深入推進“責任、改革、嚴格、精細”管理要求,堅持以“又好又快產品實現”為中心,以“輸入規范、輸出統籌,抓前抓早、抓細抓實,對表機制、干預機制,層級管理、主體責任”為基本原則,深入應用AOS工具,推行“1235”精準化生產管理模式,搭建“一個平臺”,強化“兩個鏈條”,完善“三個體系”,籌建“五個中心”。陜飛通過實施飛機批產能力建設、科研型號研保條件建設,持續提升硬件能力, 不斷改進生產管理體系,落實三級作業計劃,強化生產管控;通過深入推進一般能力社會化配套,滿足任務增長對零組件能力的補充需要;通過落實“主機牽頭”責任,狠抓供應鏈管理,有效解決外部配套瓶頸制約,促使飛機準時交付率、均衡生產指標逐年攀升。西飛通過細化計劃顆粒度,提高裝配需求的準確性;用精細的計劃控制,合理調配資源;全流程控制和差異化考核,推動工人勞動積極性; 現場問題管控加速了各類問題處理的進程;強化供應鏈體系建設補齊短板。各專業廠通過建立協同“短鏈”,持續優化上下游工序, 提升“多兵種作戰”的協同能力。
面向未來,航空工業各單位將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嚴抓精細生產管理,深度推進均衡生產,為新時代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李昕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