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进一出抽搐大尺度视频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AV麻豆不卡_日本簧片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人妻互换激情

發展歷程

航空工業被形容為"現代工業之花",是一個國家技術、經濟、國防實力和工業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在過去的六十多年中,中國航空工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形成了專業門類齊全,科研、試驗、生產相配套,具備研制生產當代先進航空裝備能力的高科技工業體系,發展了各類型、各種用途的飛機、發動機、導彈,開發了數千種民用產品和外貿產品,極大地推進了國防現代化建設進程,為國民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 20世紀50年代
    艱難起步

  • 20世紀60-70年代
    自主發展

  • 20世紀80-90年代
    全面改革

  • 1999-2008年
    跨越世紀

  • 2008-2011年
    重組之變

    20世紀50年代艱難起步
    1951年4月,當時的政務院下發了《關于航空工業建設的決定》,標志著新中國航空工業正式建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1953-1957年),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創辦了一批航空高等院校,建設了13個重點骨干企業,初步建立起航空制造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使航空工業迅速完成由修理到制造的過渡。
    1952年
    6月5日 航空工業局召開所屬工廠廠長會議。會議首次提出"航空產品,質量第一"的方針。
    1953年
    5月15日 中蘇兩國政府簽訂關于蘇聯援助中國建設141個重點工業項目的協議(1955年增加到156個),其中航空工業建設項目13個。
    7月27日 朝鮮停戰協議正式簽字。在抗美援朝作戰期間,航空工業廣大職工,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夜以繼日忘我勞動,搶修飛機、發動機和趕制大批副油箱,為支援人民空軍做出了積極貢獻。
    1955年
    1月8日 新中國第一座風洞FL5低速風洞在哈爾濱建成。
    1956年
    5月28日 中國試制的第一種噴氣發動機渦噴5在沈陽試制成功。
    7月19日 中國試制的第一架噴氣殲擊機殲5在沈陽首飛成功。9月聶榮臻元帥參加祝捷大會,并于當月通過國家鑒定驗收,這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跨入噴氣時代。
    1958年
    5月 新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臺渦噴發動機噴發1A在沈陽試制成功。
    7月2日 毛澤東主席參觀在中南海舉辦的航空工業展覽,指出中國要自己設計飛機,要有自己的“圖波列夫”。
    7月26日 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架飛機殲教1在沈陽首飛成功。
    12月14日 中國試制的第一架直升機直5在哈爾濱首飛成功。
    1951年
    4月17日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政務院頒發《關于航空工業建設的決定》。4月18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決定成立重工業部航空工業管理局,段子俊任局長。
    8月17日 聶榮臻、李富春向毛澤東主席并中央書記處報送航空工業3至5年由修理過渡到制造的發展計劃。8月20日,周恩來閱批:"擬予同意"。8月21日,毛澤東批示:"照辦"。劉少奇、陳云圈閱。12月10日,周恩來召集會議進一步肯定此計劃,還指示辦航空大學是應該的。
    1954年
    7月3日 新中國生產的第一架飛機初教5在南昌首飛成功,這是中國航空工業從修理走向制造的里程碑。8月1日,毛澤東主席親筆簽署嘉勉信,稱贊這在建立我國飛機制造業和增強國防力量上都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8月16日 新中國第一臺航空發動機愛姆11在株洲試制成功。10月25日,毛澤東主席親筆簽署嘉勉信。
    1957年
    2月11日 航空工業第一次民品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確定了在積極滿足空海軍需要的基礎上,利用剩余能力,組織民品生產的方針。
    12月10日 中國試制的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飛機運5在南昌首飛成功。
    1959年
    4月 中國第一種超聲速殲擊機殲6甲(仿米格-19П)及其發動機通過國家鑒定驗收,投入批生產。9月30日,殲6飛機在沈陽首飛成功。
    9月27日 中國自己裝配的轟炸機轟6在哈爾濱首飛成功。


    20世紀60-70年代 自主發展
    到20世紀50年代末期,中國航空工業先后成立了材料、技術情報和飛行試驗等專業研究院所及飛機、發動機和航空儀表設計室,創辦了航空研究院和22個航空專業設計所、研究所,在相對短時間內建立起了航空工業體系。
    到70年代后期,中國航空工業不僅在東北、華北、華東有了比較強的飛機及其配套的生產能力,而且在中南、西南、西北等地“三線”地區建成了飛機和發動機、機載設備的成套生產基地,形成了比較完整配套的生產能力。“三線”基地的建設,帶動了當地經濟文化繁榮發展,為以后進一步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1961年
    6月30日根據中央軍委的通知精神,航空研究院在北京成立。
    1963年
    9月21日直5直升機優質過關;12月5日,殲6飛機優質過關。12月11日,中央軍委發出賀信,稱贊:“這是加強我國國防力量的一件喜事,是我國航空工業開始全面好轉的一個標志。”
    1965年
    6月4日中國自行設計的首架噴氣式對地攻擊機強5首飛成功。
    10月26日中共中央批準《國防工業1965年工作要點》,對國防工業的三線建設做了部署。根據中央精神,航空工業部門隨即做出三線建設的部署:堅決停緩一、二線的在建項目,有計劃有步驟地把一、二線的企業向三線搬遷。航空工業三線建設拉開序幕。
    12月新中國成功制造第一批海防導彈“上游1”號。
    1967年
    3月29日中國第一臺大型噴氣發動機渦噴8通過鑒定驗收,轉入成批生產。
    9月8日由航空工業制造的“紅旗2”號地空導彈在浙江上空擊落1架U2高空偵察機。
    1969年
    7月5日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殲8飛機在沈陽首飛成功。
    1971年
    6月10日中國第一架空中預警飛機“空警1”號在陜西首飛成功。
    1974年
    8月5日“海鷹1”號岸艦導彈設計、生產定型,這是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種反艦導彈。
    12月25日中國自制的第一架中型運輸飛機運8在陜西首飛成功。
    1976年
    4月3日中國自行設計的水轟5飛機在湖北首飛成功。
    1979年
    1月2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航空產品由對外無償援助改為有償貿易。這是我國航空工業國際貿易的開端。1月21日,國務院批準成立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
    1960年
    2月20日中國第一座超聲速風洞在沈陽建成并投入使用。該風洞此后為數以百計的產品進行了數萬次的風洞試驗。
    10月17日中國制造的第一代大型液體火箭發動機71號在北京通過典型試車。
    1962年
    1月5日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初級教練機初教6定型投產。該機為部隊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飛行員。
    2月20日航空研究院制訂《航空科學研究十年規劃綱要》,提出首先要配合米格-21飛機及卡-13空空導彈的試制,再在摸透的基礎上開展自行設計。
    1964年
    4月11日國制造的第一種空空導彈“霹靂1”號批準定型,并投入小批生產。
    12月4日中國試制的第一種地空導彈“紅旗1”號定型投產,并交付部隊使用。
    1966年
    1月17日兩倍聲速國產殲7飛機在沈陽首飛成功,標志著中國具備了自行制造第二代殲擊機的能力。
    9月25日轟5輕型轟炸機在哈爾濱首飛成功。中國從此擁有生產噴氣轟炸機的能力。
    12月渦噴7甲發動機鑄造空心渦輪葉片試車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二個采用空心鑄造葉片的國家。
    1968年
    12月14日中國仿制的高亞音速中型轟炸機轟6甲在西安首飛成功,1969年轉入成批生產。
    1970年
    12月25日運7飛機在西安首飛成功,填補了我國渦輪螺旋槳中、短程運輸機的空白。
    1972年
    1月7日強5甲核武器運載機成功進行核彈試投。
    12月28日經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準,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主持召開航空匯報會,著重研究航空科研體制問題,確定了航空工業科研、生產相結合管理體制的基本原則。
    1978年
    4月4日鄧小平接見國防工業系統新任部長,指出:科學技術是巨大的生產力,在航空工業表現得特別明顯;要不拘一格發現人才;要百分之百保證飛機質量。
    7月22日—8月2日三機部在天津召開航空科學技術工作會議,提出科研先行的方針和飛機發展“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預研一代”的目標。


    20世紀80-90年代全面改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國航空工業逐步調整工作重點,在全面推進各項改革的同時,開展了大規模的“軍轉民、內轉外”的戰略轉變,開創出了一個改革開放、保軍轉民、實行戰略轉移的新時代。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軍用飛機展開了近40個型號的研制,向部隊提供了大批航空軍事裝備;民用飛機開始改變長期發展滯后的局面,進行了20多個型號的研制與改進改型,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項領域;非航空產品生產迅速崛起,銷售額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遞增。
    1981年
    12月9日中國自行改進改型的第一種空對空導彈“霹靂2”乙導彈設計定型。
    1985年
    3月31日上海航空工業公司和美國麥道公司在上海簽署合作生產25架MD-82飛機的合同。1989年3月,雙方再簽署組裝10架MD-82/83的合作生產協議。
    12月11日直8在景德鎮首飛成功,使我國躋身于世界上少數能生產大型直升機的國家行列。
    1987年
    2月11日中國第一家地方通用航空公司——中國飛龍專業航空公司成立。
    12月中國研制的第三代紅外近距格斗空空導彈“霹靂7”號設計定型,投入小批量生產。
    1990年
    6月20日運12多用途運輸機獲得英國民航局(CAA)適航證,這是中國民用飛機首次取得國際型號合格證。
    6月24日殲8飛機主動控制技術(ACT)驗證機數字式縱軸電傳操縱系統閉環首飛成功,標志中國有了自己先進的飛行控制系統。
    11月21日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投資研制的K8基礎教練機首飛成功。
    1993年
    3月22日全國人大八屆一次會議通過提案,組建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拉開中國航空工業向企業化運作轉變的序幕。
    1995年
    9月25-28日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決定,重申將航空工業列入國家高科技領域,航空工業在國家科研領域獲得應有地位。10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十六次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首次在法律上明確提出國家扶持航空制造業。
    11月25日被譽為“亞洲第一臺”的連續氣源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車臺在四川江油正式投入運行。中國成為繼美、俄、英、法之后第五個具備自行研制高性能航空發動機試驗手段的國家。
    1997年
    12月10日被譽為“亞洲第一軌”的火箭橇滑軌主體工程在湖北襄樊通過國家驗收,使我國成為繼美、俄、英、法之后第五個擁有此類大型試驗設施的國家。
    8月1327日中國研制的第一架共軸式單人直升機“蜜蜂16”在北京首飛成功。
    1980年
    9月26日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大型噴氣客機運10在上海首飛成功。
    12月15日新型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無偵5研制成功。
    1984年
    6月12日多用途高空高速全天候的殲8Ⅱ飛機在沈陽首飛成功。
    12月1日北京航空學院博士研究生高歌等研究成功的“沙丘駐渦火焰穩定器設計理論及方法”獲得國家發明一等獎。1985年2月4日,胡耀邦總書記在接見高歌時贊賞:“高歌猛進!”。
    1986年
    8月31日-9月7日中國航空工業首次參加在英國范堡羅舉行的第27屆國際航空博覽會。
    1988年
    2月4日殲7Ⅲ飛機以及配套的動力裝置渦噴13發動機設計定型。
    10月30日中國第一代武裝直升機直9W在景德鎮首飛成功。
    12月14日中國第一代超聲速殲擊轟炸機“飛豹”在西安首飛成功。
    1991年
    4月17日航空航天工業部黨組創立中國航空工業的最高榮譽——“航空金獎”,首次重獎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12月23日中國空中加油工程首次成功實現加油機、受油機空中加油。
    1992年
    11月7日渦軸8A發動機(裝配直9)通過國家級技術鑒定。
    1994年
    1月18-22日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宣布,制訂并實施中國航空工業“騰飛計劃”,其發展戰略是:突出主體(航空產品),加強兩翼(非航空產品和第三產業),發展經濟,振興航空。
    10月22日江澤民總書記視察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他指著殲10樣機說,“這個飛機是個寶,在一定意義上說,比原子彈還管用”。
    12月20日中國第一部全波形多功能火控雷達——“神鷹”PD機載雷達首次裝機試飛成功。
    1996年
    11月5-10日首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珠海市舉行。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的帶飛行表演并展出飛機實物的國際性大型航展。
    1998年
    3月23日中國自主獨立研制的殲10飛機首飛成功,我國戰斗機實現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的歷史性跨越。
    9月26日中國自行開發的第一代實用地效飛行器DXF100在湖北首飛成功。1999年6月12日,在浙江投入運營。
    12月25日殲11A飛機首飛成功。


    1999-2008年跨越世紀
    1999年,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一分為二,分別組建了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此后十年間,中國航空工業掌握了第三代戰斗機和發動機、渦扇支線客機、先進直升機的研發技術,使我國躋身能夠研制先進殲擊機、直升機等航空裝備的少數國家之列。同時,民機產業、燃機產業、非航空產品快速發展,為民用航空等相關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0年
    3月2日“新舟”60支線飛機在陜西首飛成功。
    5月29日中國第一臺大型風力發電設備——N43型600kW并網型風力發電機通過技術鑒定。結束了中國風電設備長期依靠進口的局面。
    12月21日中國自行研制、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直11軍民兩用輕型直升機通過國家設計定型審查。這是我國直升機工業從引進專利生產、測繪仿制、改進改型走向自行研制的里程碑。
    2002年
    5月20日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昆侖”渦噴發動機通過國家定型鑒定。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之后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獨立研制航空發動機的國家。
    2005年
    9月13日新一代空空導彈系統研制成功,實現了我國空空導彈從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12月22日“山鷹”高級教練機通過技術鑒定,標志著中國高級教練機研制水平步入發達國家行列。
    12月28日中國首臺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太行”設計定型,標志著我國在自主研制航空發動機方面實現了從中等推力到大推力、從渦噴發動機到渦扇發動機、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
    2007年
    12月21日中國首架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支線噴氣客機ARJ21-700總裝下線。
    1999年
    10月1日殲擊機、強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加受油機、新型殲擊機、武裝直升機7個機種15種機型共132架飛機,組成10個梯隊,飛過天安門上空,接受檢閱。18枚國產“上游2”號導彈彈體隨海軍地面車輛方隊通過天安門。
    2001年
    7月21日“航空工程”項目入選“中國20世紀重大工程技術成就”。
    2003年
    1月22日中國新型彈射救生系統在襄樊成功完成發射試驗。
    4月中國自主開發研制的第一款新型專用武裝直升機首飛成功。
    7月28日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首臺輕型燃氣輪機QD128、QD70航機機組在河南中原油田并網發電,標志著中國燃氣輪機研制進入市場化階段。
    8月25日中國和巴基斯坦合作研制的新型殲擊機“梟龍”首飛成功。
    2006年
    3月13日中國自主研制的“獵鷹”新一代高級教練機首飛成功。
    4月12日胡錦濤總書記為航空工業創建55周年發來賀信,指出發展航空工業,對于維護國家安全、推動經濟建設和提高國家科技整體水平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12月30日中等推力加力渦扇發動機“秦嶺”生產定型。
    2008年
    10月9日中國新一代渦槳支線客機——“新舟”600首飛成功。
    11月6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林左鳴任總經理。這是中國航空工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戰略性整合和專業化重組。此前,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于5月11日揭牌成立,國家大型客機研制項目正式啟動。


    2008年至今重組之變
    2008年11月6日,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和第二集團公司,重組成立了新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整合之初,航空工業明確提出了長期發展戰略,中國航空工業發展進入了嶄新的階段。三年來,航空工業逆勢求進、科學發展,綜合實力邁上了新臺階。資產總額年均增長21%,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8%,利潤年均增長超過20%,資產總額躍入5000億元,在國務院中央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中連續獲得A級,被評為”業績優秀企業“。
    2010年
    3月18日中國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機AC313首飛成功。
    2009年
    6月2日胡錦濤總書記評價“我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是愛黨愛國、無私奉獻、報國有成的典范,要求認真總結、宣傳他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
    7月8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首次申報并成功入選美國《財富》世界500 強,成為首家躋身世界500強的中國軍工企業。
    10月1日國慶60周年閱兵中,全部由我國自主研制的151架戰機飛越天安門廣場,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其中包括:空警2000、空警200、殲10、殲11、轟6H、轟油6、殲轟7A、殲8D、殲8F、殲7GB、直8K/直8KA、直9偵察型/直9武裝型和教8等15種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