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进一出抽搐大尺度视频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AV麻豆不卡_日本簧片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人妻互换激情

兩會新聞
全國人大代表羊毅:更多人愿意用你的產品 那自然是最強的

  “在過去一年里,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速明顯快于一般工業,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1%。”全國人大代表、航空工業光電所型號副總師羊毅對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印象深刻,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她表示,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讓身為科技工作者的她感到十分振奮。“這一成績的取得,說明科技創新成果正在逐步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正在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塑造中國發展新優勢。”羊毅說。

  自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以來,羊毅始終關注科技創新領域的最新動態和方向,也在努力行使人民所賦予的責任和使命。今年兩會,針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落地實施,羊毅提出完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推進航空裝備首臺(套)首購首用。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提升科技支撐能力,要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促進發明創造和轉化運用。今天的中國經濟正處于商業模式創新向技術創新轉軌的時期,科技不斷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從2015年,國家修訂頒布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開始,就不斷出臺相關規定和政策,推動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成果轉化。其中,不斷修訂的《關于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是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地、技術成果轉化的一項具體舉措。

  2014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起草了《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征求意見稿)》。2015年的2月,中國保監會為加快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促進裝備制造業高端轉型,印發《指導意見》, 為首臺(套)創新成果轉化引入保險補償機制。同年,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全面展開。2018年4月,多部委又聯合發文,促進首臺(套) 重大技術裝備應用。持續出臺的政策,表明了政府在推動科技創新上的決心。

  重大技術裝備是國之重器,事關綜合國力和國家安全。首臺(套) 示范的應用對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促進裝備制造業高端轉型、打造中國制造升級版具有重要意義。“完善首臺(套) 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推進航空裝備首臺(套)首購首用”, 羊毅就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地實施提出這一更加具體的建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如果真正落地,國家出臺重大裝備首臺(套)的補償指導意見十分必要,更多的是要真正地在重大裝備、有科技創新含量裝備中落實這個政策。航空裝備作為高端制造業,應該加大應用試點的范圍,國家應該給予航空裝備這個政策機制。”羊毅說。

  “技術向產品轉化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和風險。重大裝備的資金、人力等投入非常大,創新驅動就是要把技術創新轉換成產品、產業,才能推動經濟發展。但是在推動的過程中需要很多資源,裝備越重大,投入的就越多, 包括人、經費、支持研發的科研保障條件,這些都要投入。”奮戰在科研一線的羊毅對此深有體會,她所在的航空工業光電所在單光子測距技術由前沿技術到形成產品付出了太多的資源和努力。自《指導意見》出臺,記者查到的享受此政策的航空企業屈指可數。航空工業首單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貼落地是在2016年8月,西飛、哈飛兩家企業獲得國家“首臺(套) 重大技術裝備保險保費補貼項目”財政補貼。當時兩家企業成功申請到補貼,大大增強了民用航空制造業進一步向市場推廣應用首臺(套) 產品的決心,也增強了客戶端采購的信心。此時,也可看到補貼對航空制造業的研發創新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航空工業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應該加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應用,現在很多院所是沒有享受到首臺(套)的補償機制,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空裝備創新研發能力的提升。”羊毅說。對科研人員來說,從研發到轉化,再到形成產品,每一步都被稱為是“驚險一躍”。首臺(套)樣機可以為航空科研人員提供創新成果轉化的平臺和機會,讓技術成果不再終止于實驗室,也讓企業不會因為投入資金過多、周期過長等原因缺少動力和能力去進行技術成果的轉化。

  在歷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科研體制以及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都是科技領域的重中之重,從科研成果處置權、收益權到所有權,政策的意圖逐漸加強。“科技支撐能力”是近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個新提法,提升“支撐能力”的重點是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則要靠科研人員的實干。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決不能讓改革政策停留在口頭上、紙面上。大力簡除煩苛,使科研人員潛心向學、創新突破。”“政府工作報告很接地氣,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如何激發出人的內在的工作熱情和創新熱情非常重要,這些舉措說到了我們廣大科研人員的心坎上。”羊毅說,今天的科研人員趕上了好時代, 在體制機制和國家相關政策的不斷改進下,科技工作者們也期待著相關配套細則的實施和各類英才競現、創新成果泉涌生動局面的到來。

  這幾年,羊毅和其他代表委員對設立“中國航空日”一直在不斷奔走呼吁。 從2017年提出設立中國航空日的建議,到確定具體日期,大家也欣喜地看到這一建議正在不斷的推進過程中。全國人大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對此給予高度重視,按照相關要求,航空工業、中國航發、中國商飛、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單位經過多輪溝通論證, 進一步征求多方面專家、相關部門的意見,一致建議將日期選定為每年的9月21日。1909年9月21日,我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制造者和飛行家馮如首次駕駛自制飛機“馮如1號”成功飛上藍天。選擇9月21日,是對國家航空事業的先行者和一位偉大愛國者的紀念, 是對航空報國精神的傳承,更是對中國航空事業繼往開來的銘記和寄望。

  從科研創新到航空日,羊毅的心里裝著太多的責任與期望。“既是科研人員,又是人大代表,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為國家、為航空強國做一些貢獻。”羊毅說,讓更多的國內外的客戶都愿意使用中國航空制造、樂享中國航空制造商的服務。

  “更多人選擇你,愿意用你的產品,那自然是最強的。”(姜坤英 姜春艷 劉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