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航空夢"的種子在新中國70年的風雨兼程中努力破土而出,在新中國70年的砥礪奮進中慢慢開花結果,在新中國70年的成就繁榮中奮力托舉起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2019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中國大地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中國航空工業也奮力發展,成績矚目。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開國大典的空中閱兵儀式上,人們也許并沒有想到參加閱兵的17架戰機無一例外都是繳獲的戰利品。正是從這一刻起,中央就把目光投向了萬里碧空,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國航空工業已是刻不容緩。1951年4月17日,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發了《關于航空工業建設的決定》。這個決定,就是要組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航空工業管理局,規定了航空工業局的近期任務和長遠發展目標,決定成立航空工業管理委員會,以及航空工業局接收相關企業等事宜。在這個決定的指引下,新中國的航空工業隨之展開了艱苦奮斗的歷程,這個決定也成為新中國航空工業的"出生證"。
新中國的航空工業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誕生了,僅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就建成了包括6個重點航空制造廠在內的42個企事業單位,并組建了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使航空工業迅速完成了由修理到制造的過渡,中國航空人用自己堅強的脊梁扛起了建設祖國航空工業的重擔。
-
第二個五年計劃以后,中國航空工業堅持獨立自主發展道路,堅決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在實際工作中努力糾正"大躍進"中"左"的錯誤,切實整頓產品質量和企業管理,縮短基本建設和型號研制戰線,生產逐步恢復,新飛機陸續定型投產,原材料和配套產品做到了立足國內,同時開始有計劃地建設科研設計試驗條件,全行業重新出現蓬勃發展的新面貌,繼往開來。
1954年7月,新中國生產的第一架飛機初教5在洪都試制成功。同年同月,沈陽飛機廠又試制成功國產第一架噴氣殲擊機殲5,殲5飛機試制成功,掀開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詳細>>】
-
三線建設,一段共和國歷史上的不平凡歷程;三線建設者,一群普通勞動者中的特殊群體。三線,不僅僅是當時占中國三分之一以上國土的地理區域,更是一個洶涌奔騰的時代,一段值得回溯的歷史記憶。在這里,無數的建設者憑著奔涌的激情紛至沓來;在這里,無數的荒山奏響了現代工業的機器轟鳴。這一切,構成了一段不應被忘卻的歷史——三線建設。
在三線建設的歲月里,航空工業規劃的勘測設計者,在深山老林、荒原曠野,在渺無人跡的不毛之地,實踐著他們的理想和誓言,用他們的雙手為航空工業的未來描繪藍圖,夯打根基。【詳細>>】
-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國航空工業逐步調整工作重點,在全面推進各項改革的同時,開展了大規模的"軍轉民、內轉外"的戰略轉變,開創出了一個改革開放、保軍轉民、實行戰略轉移的新時代。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軍用飛機展開了近40個型號的研制,向部隊提供了大批航空軍事裝備;民用飛機開始改變長期發展滯后的局面,進行了20多個型號的研制與改進改型,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項領域。
40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改革開放之路。聚焦40年變革發展道路上的重大舉措、重點型號、重大成就、重要人物,中國航空工業以敢闖、敢干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實現了偉大跨越。【詳細>>】